信用评级将助力银行把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信用评级将助力银行把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2日

来源方式:原创

    近期媒体集中报道了我国沿海地区有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抱怨其导致企业倒闭。笔者认为,固然有银行银根锁紧,信贷放量减小等因素影响,但这些并非是导致沿海一带中小企业直接倒闭的罪魁祸首。这些倒闭的企业过度从事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房地产等长期投资项目,是致使其资金断裂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而这一现象也变相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根据银监会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共计4333亿元,较去年末减少3亿元;不良贷款率1.1%,与去年末水平持平。根据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总部的测算,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增速7%)、流动性适度(M2增速16%)的情况下,今后五年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合理区间为1.61%-3.24%比较适当。
    天津财经大学信用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森认为,“现在无论透明度的高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集到的资金规模,已经超出它自身能够承受的还款能力了,所以中央及时地把投到这个领域的资金勒住,是非常正确的,从长远来看,透明度当然是越高越好,这里不仅仅是地方政府,还应包括中央政府,这样才能体现出来对纳税人、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这是信用管理中‘信息对称’的重要原理,是一个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而控制不良贷款则需要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对信贷风险的监控及管理能力,在这方面,目前从银监会到各家银行都是非常重视的。”孙森补充道。
    而与此同时,继惠誉、穆迪之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也于上周发布了中国银行业信用评级报告,指出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和其他旨在控制信贷风险的举措可能会显著削弱中国银行业未来几年的利润率。对银行来说,如何有效将贷款成本降低,是长期困扰和制约银行盈利增长的问题。
    对于一些拨备覆盖率下降的银行是否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银行对于行业跨度大,属性繁多的中小企业,要是还按照零售的模式完成审贷工作,业务量繁重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业务变化快的特点,与大企业形成迥异对比。而要想实时掌握这些小企业的动向,实属不易。为何不考虑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帮助银行完成贷款企业的初步筛选?
    已经开始有机构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中小企业协会与专业第三方咨询机构合作开发出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既可帮助银行初步筛查信誉良好的企业,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又可以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帮助真正需要资金做实事的中小企业觅得资金来源,为其雪中送炭。(中小企业协会 斯隆)

新闻动态